歼-10CE、歼-35都是巴黎明星,能在航展上爆单吗?我先泼一盆冷水
巴黎航展中国展台前,一位法国防务记者踮脚凝视歼-10CE翼下的霹雳-15E导弹,转头对同事苦笑:“就是这小东西,上个月把我们阵风打成了烟花。”
2025年6月,巴黎布尔歇展览中心。歼-10CE战机模型与法国阵风展台仅隔500米,机翼下方霹雳-15E导弹的参数牌格外刺眼——射程200公里,正是5月印巴空战中击落阵风的“凶器”。法国达索公司高管面色铁青,匆匆拉上了展位隔帘。
三十八年前,中国首次参加巴黎航展,歼-7M缩在角落无人问津;三十八年后,带着击落阵风战绩的歼-10CE与隐身战机歼-35A高调亮相,展台被中东、东南亚采购团挤得水泄不通。镁光灯背后,中国战机距离真正的“爆单”,仍隔着三道高墙。
01 实战封神,巴黎上演“复仇者降临”
印巴边境的硝烟还未散尽,歼-10CE已带着5:0的战绩登陆巴黎。2025年5月7日,巴基斯坦空军驾驶歼-10CE,在空战中击落3架印度阵风与1架苏-30MKI,自身毫发无伤7。残骸照片在军事论坛疯传,达索股价应声跳水。
航展现场,每架歼-10CE模型旁都循环播放空战动画:氮化镓有源相控阵雷达在80公里外锁定阵风,霹雳-15E导弹划出致命弧线。中东军官们指着演示屏交头接耳:“阵风要2.4亿,这只要4000万,还能打六折!”
歼-35A的首次海外秀更显锋芒。总设计师王永庆现场解密“海空孪生”技术:空军型与舰载型核心部件完全通用,既能挂载霹雳-17导弹进行超视距打击,又能指挥攻击-11无人机群协同作战。法国《航空周刊》无奈承认:“中国人把未来空战规则书扔在了我们脸上。”
02 泼盆冷水,订单爆发的三重门
镁光灯下的喧嚣,掩盖不了国际军贸的残酷现实。航展首日,中国展台人流如织却未见大宗订单签约9。歼-10CE与歼-35要真正打开全球市场,还需撞破三道铁门。
政治锁链捆住采购手脚。尽管沙特、阿联酋已获准购买歼-35A,但美国通过《以制裁反击美国敌人法案》悬起达摩克利斯之剑。土耳其虽被F-35拒之门外,其北约成员身份仍使采购中国战机困难重重;阿根廷则因英国阻挠,难以获得装备英国弹射座椅的战机。
产能爬坡难追市场饥渴。巴基斯坦虽官宣采购40架歼-35A,但生产线正优先保障中国海军福建舰需求。歼-10CE的新订单交付周期已拉长至14个月,埃及接收首批战机耗时半年,后续订单面临更久等待。
体系鸿沟阻碍深度合作。一位东南亚空军将领坦言:“买F-16能接入北约数据链,歼-10CE再好也是信息孤岛。”中国虽力推“预警机+战斗机+导弹”打包方案,但空警-500预警机尚未获西方适航认证,制约体系化出口。
03 破局之路,从单品到生态的远征
面对困局,中国军工正以“
技术开源+区域定制
”策略破冰。在埃及的订单中,包含
战机维护技术转让
条款;阿联酋采购彩虹-7无人机时,获准在本土集成侦察设备。
更精妙的是市场分层开拓:
高端市场:歼-35A瞄准被F-35拒之门外的国家,以半价隐身战力破局中端市场:歼-10CE凭借实战战绩与阵风1/6价格撬动传统西方客户新兴市场:推出“枭龙+翼龙”组合包,满足低成本防空需求
产业链优势正转化为定价权。歼-10CE采用国产涡扇-10B发动机后,单机成本压至4000万美元;而使用美制F110发动机的F-16V,仅发动机成本就占整机35%。当洛马工程师抱怨零件短缺时,中国展台已挂出“三年保修、本土化维护”的承诺。
航展闭幕前夜,巴基斯坦空军代表与中航技签下补充协议:增购20套霹雳-15E导弹及AI作战数据链。不远处,沙特亲王卫队成员仍在歼-35模型旁测量弹舱尺寸。埃及军官拍着同伴肩膀笑道:“急什么?中国人造军舰像下饺子,战机早晚也是。”
歼-10CE总师在展台日志上写下注脚:“军贸不是展销会上的冲动消费,而是国家信任的慢热培养。”当歼-35的尾焰掠过巴黎夜空,这场始于1987年的逆袭征途,才刚刚迈出远征深海的起锚一步。
三十八年前用玻璃罩守护歼-7M模型的中国展台,如今任由观众拍摄歼-20的隐身蒙皮。从技术保密到实力自信的蜕变,恰是中国航空从“赶路者”变为“规则重构者”的缩影。